被移動的受詞:英語句子結構深度解析

移動受詞的原因與句型 為什麼要移動受詞呢?首先,讓句子變得更直覺。其次,當一個受詞包含多個信息或多個子句時,將它移至句尾可以避免句子的前半部分過於雜亂,從而提高清晰度,幫助讀者更清楚地理解句子的主要信息。還有,透過移動受詞,可以達到強調語意的目的。不止如此,這種句型可以用來創造強烈的對比或強調,特別是在比較或對照不同的概念時。不過,這種受詞不直接放在動詞後面的句型通常比較正式,在口語中較少用。 常見的移動受詞的情況有以下幾個: 將短受詞移到可分離的片語動詞中間 片語動詞有兩種。一種是動詞加上介系詞,如look after, look for等,這種片語動詞是不可分離的,受詞不論長短,甚至是代名詞,一定要放在完整的片語動詞後面。另外一種是動詞加上副詞,如put on, put off等,這種是可分離的片語動詞,其受詞如果是很短的名詞,則可以移到片語動詞中間(副詞on或off等前面),如果是代名詞,則一定要放在片語動詞中間,這樣的表達法會讓句子的語意更直覺。但是,如果受詞很長,一定要放在完整的片語動詞後面,不然容易造成語意模糊或難以理解。以下為幾個例句: 將長受詞移至介系詞副詞片語後 有許多及物動詞,接上受詞,在後面常有固定搭配的「介系詞+名詞」做為其副詞。在這種句子結構中,如果受詞是很長的名詞片語(尤其是具有後位形容詞的名詞片語)或是帶有形容詞子句的名詞,受詞會被移到介系詞片語後面。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有些英美文法觀念中,介系詞片語(尤其是「to + 名詞」)如果是動作的接收者,則稱為間接受詞,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樣會跟與格動詞的間接受詞的觀念混淆。以give這個與格動詞為例: give something to somebody.可以轉為give somebody something.,在這個過程中,介系詞to被去掉了; 但是,explain something to somebody轉為explain to somebody something的過程中,介系詞to被保留下來。如果將兩種不同的情況用同一種名稱稱呼,這樣與格動詞的觀念會很難建立。除此之外,長受詞後移的句型雖然多出現在使用介系詞to的片語中,但並不限於to,對於使用其他介系詞(例如for或with)的片語,又要冠以別的名稱,對於高中以下的學生來說,太過複雜混淆,所以我將這種句型中出現的「介系詞+名詞」,不是修飾名詞的話,一概將之稱為副詞片語。「to + 名詞」如果表示的是動作的接收者,我稱為「對象副詞」,表示主詞做動作的對象,如果是位置,如to the park則為「目的地副詞」,表示主詞做動作是要到達這個位置。 下面所舉例句中,將短受詞放在動詞後面跟長受詞放在介系詞副詞片語之後的兩種方式並排呈現(在例句中,受詞以粗體表示): 受詞後移的具有什麼功能? 將長受詞往後移的表達方式可以幫助句子保持清晰流暢、有助於增強情感張力,或為敘述帶來一種獨特的節奏和韻律。這個方式還可以創造強烈的對比,特別是在比較或對照不同概念的情境中,可以將受詞放在句子的末尾以突出重點,使對比或強調的部分更加鮮明。例如: 但是有時候,即使受詞不是很長,也可以移到後面去,因為這種句型除了強調受詞外,還可以凸顯「介系詞片語」,以下例句中,將介系詞片語以粗體標示: 使用虛受詞it 在句子結構為「動詞+受詞+受詞補語」時,當受詞是that帶領的名詞子句或是不定詞時,通常要將其移到補語後,並使用虛受詞 “it”放在原本受詞的位置。這樣的調整能讓語意更清晰,且句子顯得流暢。常見的使用這種句子結構的動詞有find / consider / make / think / keep / believe / feel 等。以下是一些例子(真正的受詞以粗體標示出來): 下面這幾個動詞,也會使用虛主詞,但是他們後面不是直接接受詞補語(形容詞或名詞),要先接上一個介系詞as或for: 如果你有其他文法上的疑惑,可以到我們『英文文法』專頁,看看有沒有文章探討相關文法問題。想要多瞭解英文造字原則、單字分辨或背單字的方法,讀者可以進入我們『單字與片語』頁面,做進一步的了解。如果你對自然發音與如何協助兒童學英文、字詞、句子結構與寫作等英文學習上各個領域的文章有興趣,可以到我們的『兒童英文』或『文章』頁面。